您好,欢迎莅临河北建筑消防中,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
消防法规
我国为了预防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和公共财产的安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是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于1998年9月1日施行的。
我国消防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群结合的原则,实施“谁主管,谁负责”的防火安全责任制的。
消防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防火安全制度
1. 每位学校员工都负有保卫公司安全。而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2. 火灾是学校的危害必须严加防范,杜绝易燃易爆物品流入学校。 3. 每位员工都必须熟记火警信号,安全出口的位置,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 每位员工都要做到“三懂三会”既:懂火灾的危害性,懂预防火灾,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灾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
5. 一旦发生火灾每位员工必须做到,保持冷静,立即报警、关掉电器、切断电源,就地取材、奋力扑救,维护秩序,保留现场。
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1. 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为了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思想。2. 逃生时要注意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阻止和延级烟雾向逃离的通道流窜。
3. 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4. 如果身上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滚动,将火扑灭。 5. 火场上不要乘坐普通电梯。
火灾刚刚发生的时候,应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积极参加初起火灾的扑救。
火灾应急处理程序。 发现火灾:立即报警 切断火源:(电.油)就地取材,奋力扑救,关掉电器,维持秩序,保护现场。
报警人员,向消防队报警,火警电话“119”拔通火警“119”后,向值班人员讲清起火地点,单位名称,尽量说清楚燃烧物品的名称、性质、消防车从哪条路进来,必要时要派人去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现场。
消防知识培训内容1、燃气管线若3个月未投入使用,再使用时应重新验收。
2、户内燃气管道强度实验压力为1公斤,气密性试验压力为7000帕。
3、生产事故中大多出于“三违”,具体指的是:违规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4、安全生产中的“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5、各部门的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并实行双包制,即:包维护保养、包检修。做到每台设备有专人维护保养,有专人检修。
6、城镇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气和人工煤气。
7、输送燃气的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8、燃气地上管道的检漏方法有:肥皂液法、嗅觉法和仪器检测法。
9、煤气的热值约为4300千卡/m3,天然气的热值约为8500千卡/ m液化气的热值大约是11000千卡/公斤。
10、以空气中燃气体积的比重计算,焦炉煤气极限大约为5%~36%、液化气极限为1.7%~9.7%、天然气极限为5%~15%。
11、居民户内燃气供气压力为750帕—1500帕。
12、连接燃气用具的胶管应定期更换,严禁使用过期胶管。
13、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为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4、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15、安全隐患是指:生产运营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的人的行为、不安全的设备缺陷、不安全的环境因素。”
16、燃气的特性:燃烧性、易爆性、毒性。
17、燃气安全管理的“三防”是:防火、防爆、防毒。
18、处理安全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类似事故防范措施未制定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没处理不放过、与事故相关人员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19、对重要的燃气设施或重要部位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装置。
20、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石获南路66号建瓴嘉苑C座7层
电话:0311-68026785传真:0311-68026390 网址:hbjzx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