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后,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所有消防应急照明和标志灯具立即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帮助人员安全、迅速、有序地逃生,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1.应急转换时间
在火灾突发的情况下,如正常照明关断,人们极易引起恐慌。对于人员比较熟悉环境的一般场所,在几秒钟之内即产生逃生的本能反应,此时照明中断可能引起较大混乱;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特征和状态复杂,如商场、机场和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较长的地中断照明时间,必定会导致相互撞伤、踩伤等伤亡情况发生。因此,消防维保制度,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1.5s,其它场所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5s。
2.蓄电池组初装容量
100m 及以下建筑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90min;100m 以上建筑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180min;避难层的初始放电时间不小于540 min。
下面介绍毛巾在火灾中的用途:
一、厨房内发生煤气管道或液化气管道漏气起火时,用湿毛巾往火苗上迅速按压,消防维保,火即灭;或者厨师炒菜发生油锅起火时,迅速用湿毛巾盖在锅口上,火即熄灭。
二、建筑发生火灾,当处在上面楼层的人被火围困而不能撤退时,可开启窗户,用摇动毛巾的方式以示室内有人,作为一种呼救的信号;或者把多条毛巾结成绳索,可以代替安全绳脱离困境。
三、在火灾环境中,一条毛巾可以顶一个防毒面具,秘密在于毛巾具有防烟和隔烟的功效。
试验证明,在浓烟的场所,用折叠8层的干毛巾可以滤掉10%~30%的一氧化碳,3~4分钟内滤烟率约60%;或者将干毛巾折叠寝湿后再拧干,这样滤烟率还会更好一些。但是,由于火灾现场烟的颗粒大,消防维保业务,附着在毛巾的网络上,消防维保知识,它的透气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降低。
因此,正确防止烟尘和有毒气体从口鼻吸入,并保证呼吸通畅的方法是:将干毛巾折成8层或者将干毛巾折叠寝湿后再拧干捂住口鼻,这样吸入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少,呼吸也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