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的物态为气相,当贮存于密封高压气瓶中,低于临界温度31.4℃时是以气、液两相共存的。在灭火过程中,当二氧化碳从贮存气瓶中释放出来,压力骤然下降,使得二氧化碳由液态转变成气态,分布于燃烧物的周围,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氧含量降低会使燃烧时热的产生率减小,而当热产生率减小到低于热散失率的程度,燃烧就会停止下来。这是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窒息作用。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施放时又因焓降的关系,温度急剧下降,形成细微的固体干冰粒子,干冰吸取其周围的热量而升华,即能产生冷却燃烧物的作用。
探测区域的划分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 ㎡;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 ㎡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20m~100m。
下列场所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1)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
(3)电气管道井、通信管道井、电缆隧道;
(4)建筑物闷顶、夹层。
多用途干粉灭火剂
这类灭火剂可扑救A 类、B 类、C 类、E 类火灾,因而又称为ABC 干粉灭火剂。属于这类的干粉灭火剂有:
(1)以磷酸盐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2)以磷酸铵和硫酸铵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3)以聚磷酸铵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