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在进出电梯时,为了阻止电梯门关闭,会用手或脚去挡电梯门,殊不知这种做法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甚至会被夺走性命。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垂直升降的电梯主要有光幕式电梯和触板式电梯两种。光幕式电梯是在电梯门两边装上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然后发出红外线“织”成光幕。在电梯门关闭过程中,如果有人或者物体接触到光幕,就会隔断红外线,接收器就会做出开门动作。触板式电梯则是在电梯门上有一块突出的触板,通过触板感应,触板连接着电梯的控制系统,当有物体碰到触板后,电梯门就会停止关闭并自动弹开。然而不管是光幕式还是触板式,上下要实现感应全覆盖还是留一些所谓的盲区,一般来说,盲区空隙在10厘米左右,物体若处在盲区处,就可能会被夹住。
在此,消防提醒大家,在乘坐电梯过程中,一定要快进快出,不要在电梯门口长时间逗留,切勿用手、脚或者身体去挡电梯门,佳途径是按住电梯外的开门按钮,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看护,勿让较小的孩子单独乘坐电梯。此外,一些爱穿裙子的女生也要注意,在搭乘电梯的时候也要格外小心,如果长裙裙角被缠进感应盲区,也容易发生意外。
遭遇突然袭来的爆炸、火灾时,出于本能反应,许多人都会惊慌乱跑,呼叫求生。然而,由于火灾现场有大量烟雾、炭粒和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加之被困人员情绪高度紧张,呼吸的频率加快,不由自主进行深呼吸,一旦大声呼救,反而会比平时更多吸入热空气和有害物质,这样就极易造成“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轻则使伤者嗓子难受,重则使伤者在伤后的几小时到一周内陆续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气道坏死组织脱落引发梗阻,由缺氧而引起各脏器衰竭,休克等等,终导致死亡。据统计,中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在23%左右,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就高达75%,如果重度再结合合并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率就能提升至80%以上。
在此,提醒大家,在火灾中,浓烟比大火更可怕!遇到火灾时,切勿盲目大声呼救,要保持平稳呼吸,尽量伏低身子尽快脱离火源。在逃生时好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热空气和烟雾的吸入,即便找不到湿物,也要想方设法使用其他物品尽量减少呼吸,只有避免吸入性损伤才能保证逃生后的救治顺畅,避免为后续治疗埋下更大隐患。此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为引起救援人员注意,被困人员还可挥动鲜艳的物品、点燃杂物、打手电、敲打或扔一些可产生较大声响的物品,从而获得救援。
如果我们真的遇到车辆自燃情况之后也不要着急,一定要冷静,首先给119打电话报警,然后就要把车停在路边进行自救。
如果车辆自燃的起火点是在车身外部,比如轮胎,这样我们直接把灭火器的喷嘴对准起火点的底部喷射。
如果车辆自燃的起火点是在发动机舱内部的话,这时候我们就要非常小心。千万不要随意的打开发动机舱盖进行灭火,因为瞬间打开发动机舱盖会让大量的空气进入起火区域造成火势加大。
正确的做法是:将发动机舱盖打开一小缝隙,将灭火器的喷嘴从缝隙处喷到发动机舱内,以减少火势。如果超过3分钟你发现火势还没有控制那么你就赶紧撤离到安全地方,人安全才是重要的。